首页 常识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全诗原文及翻译(《论语》解读学而篇)


原文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英译

Ziqin asked Zigong,“When the Master arrives in a particular state and needs to learn how it is being governed, does he seek out this information or is it offered to him?”Zigong replied,“The Master gets all he needs by being cordial, proper, deferential, frugal, and unassuming. Perhaps this way of seeking information i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how others go about it.”


要义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译文

子禽向子贡问道:夫子每到一国,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

子贡回答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夫子获得各国政事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释词

1)子禽,姓陈名亢,有说是孔子的弟子,也有说他是子贡的弟子。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孔门十哲之一,以言语闻名,善雄辩,善货殖,系孔门首富,其诚信经商风气被称誉为“端木遗风”。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敬称。孔子曾做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都称他为夫子。

4)至,是到。于,是介词,这里没有实际意义。是,是代词,指到达的这个国家或地方。邦,是指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

5)闻,了解,知晓,有的也做打听。

6)政,政事。

7)求之与?抑与之与?求,是请求。抑,是反语,还是的意思。与之,是人君与之,自愿求与为治也。一种解释是主动探求得之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的。一种解释是想得到什么,还是想给别人提供什么?钱穆的注解,打听人家的政治,是想做官,还是想提供人家一点意见,使这些国家富强起来?

8)其诸:杨伯峻解释中引用洪颐煊《读书丛录》中的话,表示是齐鲁间语,用来表示不肯定的语气。可译为“或者”。


解读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政治和政务本身就是国家的核心问题,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以及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与每个人都有关联。所以,各国政治及经济情况,被不少统治者视为国家机密,一般人很难与闻。孔子所到之处,却能很快了解到各国的政治动向,子禽很奇怪,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到底是“问政”还是“闻政”呢?“闻”是与之,是被动的。“问”是求之,是主动问别人。


这段话的背景是什么呢?先看孔子后半生的经历,51岁出仕,任鲁国的中都宰,相当于中都的地方行政长官,政绩非常好,据说一年时间就把中都搞成模范县。52岁时升任司空,再升任大司寇,并摄相事。可见孔子的从政能力还是非常强悍的。孔子的权力算是达到最顶峰。但好景不长,56岁时,由于鲁国内部政治斗争失败,被迫离开鲁国。孔子从权力的最顶端下来,落差还是挺大的,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下子肯定都不太适应。所以,他想出去走走,缓冲一下,其实他内心里还是想当官的。于是,他的第一站选择齐国,因为他30岁时曾参与接见到访鲁国的齐景公,并随鲁昭公流亡到齐国,所以他对齐国还算比较熟悉。但是在齐国也没找到什么机会,接着才去卫国。从卫国经过曹国到宋国,经郑国到陈国。这就是他周游列国的一部分经历。


在陈国呆了三年(实际可能没有三年,有说一年),子禽就是这个时候来投奔他的新弟子。作为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肯定不甘心平庸。所以,在陈国的时候,总是打听各种政治内幕,人事动态,看看有没有当官的机会。其实,也不仅仅是在陈国是这样。而子禽是孔子的新弟子,对他的老师又不了解,所以就很奇怪,一个教书先生,怎么总是喜欢往官场上钻呢?这样才有了本段中的对话。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子贡没有正面回答子禽的问题,而是描述了孔子的人格风采,从另一个侧面给出答案。孔子拥有温良㳟俭让的美德,得到别人的尊重,让别人愿意向他请教,与他商量国事,靠的不是其他手段。温,是为人温和,宽厚,平和,是上古美德。君子九思中有“色思温”的要求。“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是对孔子的描述,表示与人交往中自然流露出的亲切温和的容色。良,即善,贤良,忠良之义。㳟,是指敬,庄重、恭敬之义,君子九思中有“貌思㳟”的要求,孔门把㳟作为君子修德求仁的一个重要内容。㳟和让比较接近,但㳟更强调㳟敬,不卑不亢。俭,是俭朴,节制,不奢华,这是一种符合礼制精神的传统美德。让,是谦让,不争,这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


用张居正的话来说,就是孔子品德高尚,伟大的形象由内向外自动散发。从他的外表和言辞中可以看出,温和而宽厚,没有一点粗暴;善良而正直,没有任何的矫揉造作;谦㳟而庄敬,没有丝毫傲慢;俭朴有节制,没有任何放纵;礼让而谦逊,没有丝毫骄傲。


温良㳟俭让,子贡总结出来的孔子的心气态度、仪容风范活灵活现,非常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人,不仅让人信服,而且喜欢他,所以,各国的君主,自然是尊敬他而不忽视,相信他而不怀疑,都把国中的政事,可因可革,来访问于孔子,因此而闻其政。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贡用这句话,替孔子回答子禽提出的问题。孔子这种求的方法,不是跟其他人的求法不一样吗?


从孔子一生的行踪和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诲人不倦”和“有教无类”的精神是我国教育史上的宝贵传统。他的教育对象主要是士,希望将士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修己安人),来改善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以此来实现他的“天下归仁”、“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所以,孔子不仅是一个文化学者,还是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改变社会现状为己任,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为此,他不辞劳苦,不避艰险,周游于列国,在传播自己思想的同时,渴望得到一个执政的机会,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可见,孔子及他的弟子都是积极参与社会政治的,“以天下为己任”是他们的信仰。所以,从子贡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在赞美孔子品德的同时,对孔子关注政事并积极追求的做法是非常肯定的。


为学之道首先在于修身立德,个人品德修养是学习做人的重中之重。君子处世之道就在于温良㳟俭让。品德修养都具备的人,他的所求就很容易实现,正如孟子所说:“万物皆备于我。”君子居易以俟命,我们每个人要做的事情,就是每天坚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当机会来临时,就能抓住机会,一举成功。我若盛开,蝴蝶自来。


扩展

关于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

1)孔子为什么要周游列国

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孔子因与鲁国王政见不合,决定离开故土鲁国。他率颜回、子贡、子路、子夏等弟子踏上了周游列国的征途,开始了他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旅。起点是孔子的家乡——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途经多个诸侯国,最终于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被召回鲁国。途中,孔子及其弟子们可能穿越了菏泽、商丘等地,沿途讲学,传播儒家思想,寻求政治上的知音与机遇。


2)孔子周游列国的路线

孔子的周游路线大致如下:鲁国曲阜(今山东省曲阜市)->卫国(今河南濮阳附近)->曹国(今山东定陶附近)->宋国(今河南商丘)->郑国(今河南新郑县)->陈国(今河南淮阳县,后至宛丘)->蔡国(今河南上蔡县)->楚国(今湖北江陵县东南)->卫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条路线虽跨越多国,但主要集中在今天的河南、山东及湖北部分地区,展现了孔子在春秋末期列国间的广泛游历。

图片来源于网络


3)孔子周游列国的重要事件

初至卫国:孔子首先前往卫国,受到卫灵公的尊重,并居住在子路亲戚家中。然而,因卫灵公的疑心及朝中谗言,孔子在卫国仅居住了十个月便离开。


匡地之困:在前往陈国的途中,孔子一行路过匡地(今河南睢县西),被当地人误认为是曾侵扰匡地的阳虎,因此被围困五日。最终,在卫国贵族宁武子的帮助下脱险。


蒲地之难:孔子返回卫国后,又前往蒲地(今河南长垣),不料公叔氏叛乱,孔子再次被蒲人拘禁。通过弟子们的努力及孔子的智慧,孔子得以安全离开蒲地。


陈蔡之围:孔子在陈国期间,因楚昭王延请而计划前往楚国。然而,陈、蔡两国大夫担心孔子被楚国重用会威胁到自身,便联合将孔子围困在野外七日,几乎断粮。幸得子贡前往楚国求援,楚昭王发兵解救,孔子才得以脱困。


齐国之行未果:孔子曾计划前往晋国,但未过黄河便折返,途中亦考虑过前往齐国,但因种种原因未能成行。孔子在齐国时曾闻韶乐,感叹其美妙至极,以至于“三月不知肉味”。


返回卫国与再遭冷落:孔子多次往返于卫国,尽管卫灵公对其有所礼遇,但并未真正重用孔子。最终,孔子在卫国也未能实现其政治理想。


鲁国召回: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弟子冉求在齐鲁之战中立下战功,归功于孔子的教导。鲁国执政者季桓子因此将孔子召回鲁国。


4)孔子周游列国的影响

孔子周游列国的旅程,不仅是他个人政治理想的实践之旅,更是儒家思想广泛传播与深化的过程。通过这次旅行,孔子深刻认识到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与治理难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同时,他也为后世树立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求知精神典范。孔子的思想,尤其是其“仁政”、“礼制”等观念,对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文化、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