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搬家为什么晚上搬家(湖南人为何有三更半夜搬家的习俗)


新居落成后的第二天,主人就要郑重其事地翻阅日历,选定搬家的吉日。头脑里陈旧意识多一点者,还要花费那么几块钱,请当地有名望的风水先生摇头晃脑地掐掐手指头,以求万无一失。选来择去,无非是选择个双数之日,即公历和农历都是偶数,不到这个吉日,即使旧房再难以住下去了,一家大小也得咬咬牙耐着心性,一定要熬到“黄道吉日”搬迁。

搬家的前一天,主人家一大早就要宰猪羊、杀鸡鸭,请厨师来烹制各种美味佳肴。这一天,亲戚朋友,左邻右舍都会自告奋勇前来帮忙,帮忙的人越多,主人家就越喜欢,这这预示着主人家乔迁新居后一定会吉星高照,人丁兴旺。

到了下午,主人又要张罗下一个内容,按开门七件事的顺序和数量进行准备:两捆柴禾、两箩大米、四瓶食油、两罐盐、两瓶酱油、两瓶香醋、两盒茶叶,同时还要将各种大小家什全部捆扎停当,并落实好挑、扛、抬、提的人选,到时各就各位,随主人一同走。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这些“搬运工”都得是夫妻双双,而那些丧偶者是不能来帮这个忙的。

上述一切活儿准备就绪后,主人和所有的帮忙者随意进点晚餐,然后聚坐在一块,静静地等待着搬家的良辰吉时来临。搬家的时辰一律选择在鸡叫第二遍之后,即次日凌晨两点左右。等到了这个时辰,主人便会神色严肃地大声宣布:开始搬家!旋即一串串鞭炮声开始响起来了,四五位端着鸟铳者会朝夜空连连鸣放着震耳欲聋的响铳,顿时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在这硝烟弥漫之中,主人会给全家老小、亲戚朋友以及前来帮忙的人每人发给一只用干杉木皮捆扎而成的火把,并要他们同时点燃。完了后就迅速跑到这支队伍的最前面,高举着火把,率领蔚为壮观的搬家队伍缓缓地向新居走去。

值得一提的是,在黎明前搬家者,不论新居和旧居之间的距离远近与否,搬家的队伍都得故意绕过一座山、一垄田、一条河,这叫“有山有水,五谷丰登”。正因为如此,每每有搬家的场面,沿途的居民都会争先恐后地驻足观看。因此看上去,浩浩荡荡的搬家队伍宛如一条长长的火龙在移动,十分的壮观。

平常那些与搬迁者有些交情的人家,大多会在这个时候特地迎上去,并燃放早已准备好了鞭炮,以表示迎接庆贺,而搬迁者这时也会躬身道谢。到了第二天,搬迁人家一定会派人送来一些好吃的给昨夜的迎接者,算是一种酬谢吧。

踏进新居后,各位帮忙者在主人的安排下,将自己所搬来的器具一一安置到各自的房间里。在一阵阵此起彼伏的吉祥祝福声中,主人便开始叫厨师开饭,厨师将早已准备好了的美味佳肴一一端上桌子。接着,主人给每张桌子上捧上一坛自酿的米酒,请大家开怀畅饮,以示感谢。

到了这个时候,大伙儿便可以无拘无束地猜拳行令,尽情吃喝,渐渐进入到高潮。就这样一直要闹腾到天大亮,光明终于来临了,各位帮忙者才会踉跄着告辞,跌撞着离开,而乔迁新居的大喜事这才算进入了尾声。

关于湖南人半夜搬家的习俗有多种说法,据考证,这一鲜为人知的搬家习俗源于汉代,民间流传"神仙难破子丑时",将半夜和后半夜看作是搬家的吉利时段。

这种习俗和说法至今还有,不知道你是否了解的更多?你的家乡都有哪些不同寻常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