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字】目不识丁
【成语拼音】mù bù shí dīng
【成语释义】1.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2.比喻文盲。 3.后用“目不识丁”形容人没有文化,一字不识。
【成语出处】
后晋·刘昫《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目不识丁”。
【成语用法】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近义词】胸无点墨、不识之无
【反义词】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识文断字
【成语寓意】
唐朝高官张弘靖,出身名门,养尊处优,骄必生恶。张弘靖脾气急躁,刚愎自用,还目中无人,收受贿赂而又胆大妄为,最终激起民愤,落得个被降职的下场。这从反面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正直刚正、虚怀若谷,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友谊,并获得支持。此外,人们要加强文化知识的学习,学富五车,以免贻笑大方,或被人戏耍却不自知。
【活学活用】
⒈“我试问如果你母亲要把你嫁给一个目不识丁的俗商,或者一个中年官僚,或者一个纨袴子弟,你难道也不反抗?”——作家·巴金《家》
⒉“余在都时,永之引见满洲学士春台。春自云年三十时,目不识丁。”——清·袁枚《随园诗话》
⒊“目不识丁,也顶个读书的虚名。”——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⒋鲁老太太原来目不识丁,经过两年学习已经可以读报纸了,真是不简单啊。